【提 要】本文在理论层面,从哲学、政治、政治经济学、系统科学和事物的特殊性等五个维度对民主集中制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在实践层面,对不同社会形态下组织领导制度在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社会治理三方面的优劣表现进行了对比,对苏共背离民主集中制产生的恶果进行了剖析,得出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制度密码的结论。
一、引 言
1945年7月,同盟会会员、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到延安考察,数天的体验让这位历经满清和民国沧桑的老先生振奋有加,也让这位深谙中国历史兴衰的学者感慨良多。于是他与毛泽东主席谈起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封建政权兴亡周期律,希望中共打破这一历史周期律。对此,毛主席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毛主席当时谈的这个民主是包括集中的,只是出于当时政治语境的需要,毛主席不可能与黄炎培谈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问题)。毋庸讳言的是,不只当时,即使今天,无论党内还是党外,对毛主席这段铿锵自信的回答不认同者仍不鲜见。然而,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历经千难万险、取得举世辉煌、迎来百年华诞的中国共产党人,非常有必要、也有更为充足的根据作出更加明确地回答:我们找到了新路,它就是民主集中制,它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制度密码。
二、民主集中制的多维度浅析
1、从哲学维度理解。民主集中制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客观反映并遵循了世界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它属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范畴。这一范畴归属奠定了它作为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制度密码的最基本、最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民主集中制体现并尊重了民主与集中对立的客观性,同时又通过这种对立(主要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监督、建议等“斗争”方式)的充分表达,促进了思想和行动上的团结统一,确保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集中制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正确认识处理群众与英雄人物辩证关系的科学方法。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2】
2、从政治维度理解。民主集中制是对人作为现实社会主体的尊重,是贯彻“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的类本质规律的必然要求,因而也是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必然选择。从政治伦理的最高价值–自由价值看,民主集中制是“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的制度保证,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必要手段。
3、从政治经济学维度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同时,后者又对前者有着强大的反作用。作为上层建筑范畴的民主集中制,同样遵循着这一辩证关系。它是社会主义政党及国家领导劳动人民共同利用共同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共同生产劳动、第一次消除私有制对劳动的异化、实现劳动本质复归、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方法。因而,民主集中制能够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党和国家代表民意、统筹各方、集中统一办大事的优势,在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中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从系统科学维度理解。一方面,民主集中制体现并遵循着系统自组织原理。它在发挥系统整体(全党)控制功能、差异整合功能、方向引导功能的同时,又能调动系统元素、因子(基层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产生并长期保持着“自生长”“自适应”“自复制”【3】“自我超越”【4】等维系“系统生命”的自组织能力,实现系统在与环境的互塑共生中相互优化的“自在目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显示出强大的自组织能力原因就在于此。例如,在惨烈的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尽管我军多个连建制被打散,但我军仍能有效地组织坚强的反击最终取得胜利,关键的原因就是被打散建制的16个连队能迅速组合建立“前沿坑道党支部”【5】继续指挥战斗,党组织发挥出强大的自生长、自适应、自复制、自我超越等自组织能力。另一方面,民主集中制体现并遵循着系统动态稳定原理。全党大系统通过充分发扬民主,让每一个基层组织和党员等子系统和因子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进行经常性地积极健康地碰撞交锋,使意见观点和方法在争论斗争中得到萃取提炼,达到全党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目的。这就确保了全党这个大系统在基层组织和党员等子系统经常性地积极健康地思想观点斗争中,即在全党大系统微观层面的矛盾斗争的动态中,保持全党大系统整体的和谐稳定性。应当说明的是,通过系统内部微观上的矛盾斗争,实现并保持系统宏观上的和谐稳定是系统的普遍规律,它是确保系统长期生存发展活力的主要方式。比如地球生物圈大系统长期的动态平衡,正是依靠其中的每一个食物链子系统内和子系统之间生物的生存斗争的周期性涨落来维持的,因为“涨落导致有序”。【6】从民主集中制体现并遵循的系统科学的这两个原理来看,说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制度密码是有充分科学根据的。
5、从事物的特殊性维度理解。民主集中制作为矛盾的一体两面同样具有普遍适用性,但也必然具有特殊性。虽然《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十条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基本原则,尽最大限度确保了民主集中制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但少数服从多数的基本规定,遇到“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时”就容易造成失误。我党早期很长一段时间不认同毛泽东同志,通过民主集中制多次否决他的正确主张和路线就是一个教训。新生事物一开始往往就是从一个点诞生、然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开始生长起来的,它不可能一开始就被普遍认识,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接受实践的检验。因此,《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四条特别规定:“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7】,目的就是当“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工作损失。
三、不同社会形态的组织领导制度优劣对比
1、封建专制适应并助推着中国封建政权周期兴亡
首先,封建专制扼制着封建政权的长久存在。与民主截然相对的封建专制,其权力塔尖上的皇帝“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8】,企图通过世袭使绝对利益传之万代,这种既不民主更不科学的世袭制必然导致谷子生秕子—一代不如一代,其统治能力必然要逐代衰减。以皇帝为首的官僚地主阶级“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9】,使弱肉强食逻辑成为王道和霸道,这必然加深与劳动人民的矛盾,为政权的衰亡进行着量的积累。
其次,封建专制瓦解着封建经济基础。土地是封建社会生产资料的核心,无论地主还是农民阶级都把它视为“司命”。因此千方百计掠夺、掌控土地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天然冲动。每一个封建政权对土地的掠夺、掌控往往呈现出周期性涨落的轨迹:当一个封建政权初定时,土地相对均衡,政治也比较清明。但在封建土地私有之下,封建专制集团对土地的嗜好必然使他们对土地的掠夺兼并日甚一日,农民手里的土地减少也就日甚一日,最后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严重两极分化局面。尽管统治者会利用封建专制这一组织领导制度通过变法进行强力逆向干预,但终究抵不住土地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制,于是旧的封建政权灭亡、新的封建政权诞生就不可避免了。由此可见,黄炎培先生谈论的封建政权兴亡周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之下土地在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周期性流动。
最后,封建专制钳制着社会发展。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家天下的专制统治,他们天生就担心工商业发展形成资本势力与之分庭抗礼,所以历来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同时,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他们将人们的思想禁锢在“三纲五常”等封建道统内,从早期的“焚书坑儒”到明清的文字狱无不是企图以禁锢人的新思想来稳固其封建统治。这种重农抑商、禁锢新思想的策略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阻碍作用,特别到封建社会历史后期,加上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军事文化侵略的合力作用,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2、分权代议制扭转不了资本主义体系日暮途穷的趋势
首先,分权代议制使上层建筑陷入高内耗低效率状态。以资本主义世界灯塔的美国为例。一个美国《平价医疗法案》在政府、参众两院“口水仗”不知道打了多少,方案内容修改了不知多少,反复折腾了这么多年至今仍未完全生效。也难怪美国民众怀疑这民主能代表并维护谁的利益。对于这种政治高度内耗、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以所谓“历史终结论”著称的弗朗西斯·福山倒是很清楚:“首先,美国的司法和立法机构(包括两大党)在政治机构中持续发挥着过于强大的作用,代价是行政部门的官僚制度受损。”“其次,利益集团和游说集团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扭曲了民主政治,也侵蚀了政府高效运作的能力。”“再次,在美国联邦治理结构中意识形态极化的情况下,原本为防止行政权力过于强大而设计的相互制衡制度,现在已成为‘否决政治’”。【10】阿克顿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其实垄断资本早已把所谓民主异化为绝对权力,只是垄断资本把这种绝对权力导致的腐败制度化、合法化了,其无原则的内耗纷争恰恰正是这种腐败的表现。
其次,分权代议制无法使垄断资本摆脱在周期性危机中日益衰亡的宿命。分权代议制是基于资本主义自由政治伦理价值产生的,但根源于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于私人垄断资本对政治和整个社会的决定性作用,作为上层建筑的分权代议制无论是采取提倡经济自由的新自由主义还是提倡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都无法根本改变垄断资本在周期性危机中日益衰亡的宿命。因为,它无法克服私有资本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只能靠三种退却性的调整来缓解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及其衍生的社会危机:一是垄断的实体资本异化为垄断的金融资本,将危机的包袱以花样频出的所谓金融创新产品方式甩给金融市场中众多寻求套利的机会主义者。二是垄断资本在空间上的扩张,从一地一国一区域到全球人类所至甚至人迹罕至的世界每一个角落,将危机的包袱甩给欠发达地区国家的弱势群体。三是垄断资本在时间上的寅吃卯粮,击鼓传花,将危机的包袱甩给日复一日的未来。但垄断资本终将有一天因无可异化而无处遁形,它也终将有一天因为没有任何可以转嫁的地方、也没有任何可以转嫁的未来而不得不在《马太福音》(意指资本市场逻辑造成的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的赞美诗中升入它的“天堂”。垄断资本“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最后,分权代议制低下的社会治理能力钳制着社会发展。如前文所述,由于分权代议制是围绕着不同的垄断资本服务的,经济社会发展方案大多都会因为不同的利益冲突而陷入无休止的掣肘。比如,连接得克萨斯州两大城市—休斯顿和达拉斯的高铁项目,得克萨斯州政府从2008年动议直至2020年9月获得批准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条高铁,经过长达十二年的博弈【11】,且至今进展迟缓。同时,因为分权代议制对私法及个人权利的过分偏重,对公法及公益的过分轻视,导致政府对社会公共危机处置能力低下。面对波及全球的新冠疫情,西方资本主义体系应急迟缓、措施无力,严重影响了民众的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的恢复发展。不少西方国家提出所谓“群体性免疫”方案,实在是无能无奈的“奇葩”之举。
3、民主集中制推动着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
首先,民主集中制确保着上层建筑的科学高效运行。民主集中制体现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主要的有如下三点。一是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三重一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履行自己的职责,有效确保了领导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效率。二是从中央到基层的党代会、人民代表大会、政府系统、政协委员会四大民主集中制架构,一方面确保了中央到地方的民主与集中,同时也确保了每一个层级的民主与集中。三是从中央到地方各层级领导经常性深入基层一线视察调研,深接“地气”,集中民智,同时群众通过现代媒体、人民信访等渠道,最大可能地使基层群众意见上达于高层。这三个主要方面的民主集中制既能实现上下沟通、又可最大程度地避免议而不决和个人专断,确保了上层建筑的科学高效运行。
其次,民主集中制推动着生产力高质高速发展。在计划经济为主导的历史时期,党领导人民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立足生产资料和劳动者有机结合、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进行了积极探索。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代表,创造了“鞍钢宪法”。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制度。从这个制度的内涵不难看出,它就是群众路线基础上的民主集中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这一制度创造了让人叹为观止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两弹一星、大庆油田、人工合成胰岛素等大批辉煌于世的工程,建立了独立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新的历史时期,民主集中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发挥市场微观经济主体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把方定向性、统筹协调性、服务保障性上面,它既发挥了两者的积极作用,又有效规避了两者的消极作用,在短短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创造出举世震惊的辉煌业绩。
最后,民主集中制对社会的高效治理助推着社会发展。上至高层下至基层的各级党组织和国家机关,对于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以贯之的。因而国家治理既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统一性,又有广泛的群众性、民主性。所以这个制度对于应对全局性的社会大事难事急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比如同样是面对新冠疫情对国家民族的威胁,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一声令下,全党、全国人民迅速统一行动起来,各尽其能,积极投入伟大的抗疫斗争中,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并快速恢复生产,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疫情的拙劣表现形成鲜明对照。
4、背离民主集中制的苏共亡了党也解体了国家
首先,背离民主集中制的苏共自断政治生路。斯大林去世后,在对待民主集中制上鉴于斯大林集中有余而民主不足,赫鲁晓夫提出了“两全”——全民党、全民国家的主张,从而开启了背离民主集中制、放弃基本阶级立场的政治变轨时代。具有历史讽刺意味的是,赫鲁晓夫的我行我素、压制民主的个人专断作派最终激起了其铁杆粉丝勃列日湦夫的政变,他被迫黯然下台。“在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虽然形式上强调‘集体’领导,但只不过是由‘一个人说了算’改为‘少数几个人说了算’。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贯彻民主集中制”。【12】像出兵阿富汗这样关系“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国之大事”,勃列日涅夫竟然仅靠5个人的秘密会议就改变了政治局不出兵的集体意见,任性地开启了针对阿富汗的十年战争。同样,由于民主集中制的组织路线得不到科学贯彻,高层领导的老龄化给苏联政局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如匆匆过客,没有来得及“新官上任烧三把火”便作别了世界。长期的集权导致了上台前早已满脑子资产阶级思想的戈尔巴乔夫,早有预谋地在民主集中制上从一个极端跃迁到另一个极端。在苏共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他提出实行“无限制民主”;在苏共二十八大上,他正式领导取消“民主集中制”。如此不正常的组织路线,必然助长选人用人上的歪风邪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戈尔巴乔夫的上台都有“任人唯亲、任人唯利、任人唯圈”的非组织活动成分在里面,中下层干部的使用更可想而知了。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这样的选人用人风气如同埋下“定时炸弹”,“终究会引爆”。【13】“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顶层背离民主集中制的组织路线完全可以葬送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以唯物史观之,尽管从宏观上重要历史人物改变不了历史长河的主流、正轨,但在重要的历史关口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完全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加速或迟滞历史前进的步伐,甚至完全可能一度逆转历史前进的方向。因此,如果我们不能科学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用人路线,如果我们不能高度地重视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锻炼,如果社会主义的巨轮之舵不能牢牢掌握在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路线的,即理论上高度清醒、政治上高度坚定、行动上高度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手里,将极有可能给我们的事业带来灭顶之灾。
其次,背离民主集中制动摇了苏共执政的经济基础。苏联在经济管理上实行了“马钢宪法”。这个经济宪法是指以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工厂经验为代表的苏联一长制管理方法。其特点是:实行“一长制”;搞物质刺激;依靠少数专家和一套繁琐的规章制度,冷冷清清地办企业;不搞群众性的技术革命。这一制度根本的弊端就是没有贯彻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没有实行民主集中制管理,干部不参加一线生产劳动、群众不参加企业和国家管理,不集中群众智慧搞科研。长此以往,必然导致领导干部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群众没有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的存在感,挫伤群众生产积极性。要命的问题在于:它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常识,社会形态决定于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决定于所有制的性质,“所有制性质决定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就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为标准的。依此推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应表现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方式成为主体结合方式。”【14】因此,绝不是法律概念上的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就能简单的决定所有制的性质。换句话说,如果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问题处理不好,法律上公有的东西完全可以通过资本运作轻而易举的发生变异,这迟早会改变经济基础的性质,进而动摇上层建筑,即国家制度的性质。苏共当时这一背离民主集中制的生产管理制度,割裂了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有机统一关系,劳动者对公有制企业没有当家作主的实际权利,这就从经济基础上,为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埋下了伏笔。苏共后来出现大量严重脱离群众的特权阶层,许多企业负责人极尽操弄手段贪污占有企业的国家财富,后来“气候一变”自己也摇身一变成了企业的私有主人,这决不是偶然的,这恰恰正是苏共在政治和经济层面背离民主集中制造成的恶果。毛主席早在1959年《读苏联<政治经济教科书>的谈话》时就敏锐地发现了苏联生产管理问题的严重性,他明确强调“这里讲到苏联劳动者享受的各种权利时,没有讲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实际上,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15】
最后,背离民主集中制使社会治理由僵化走向无序。后斯大林时代高层的个人崇拜和专断,严重压制了人们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甚至有一个时期人们不敢公开谈论时事,只是晚上在厨房谈论,被戏称为“厨房政治文化”。应当说,这种意识形态管理上的僵化状态对于繁荣苏联的科学文化事业、对于发展苏联的综合实力都是极为不利的。同时,这种不正常的状态,必然会导致更多的人对官方的反感和情绪对立,它终将物极必反,使社会情绪跃迁到无政府主义的状态。后来戈尔巴乔夫无底线放开舆论管控就是证明。尽管1988年3月列宁格勒工学院女教师尼娜·安德烈耶娃在《苏维埃俄罗斯报》发表了《我不能放弃原则》,明确指出了放开舆论的实质是“主张全盘西化的逆流”,想振臂一呼扭转危局,但已成资本主义代理人的戈尔巴乔夫则迅速利用其掌握的强大舆论武器进行严厉打击,从此攻讦、污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潮更加泛滥,为资产阶级上台做好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毋庸讳言的是,说苏共背离民主集中制并不是说我们在民主集中制上完美无缺。当前我们一些地方在执行民主集中制时仍然存在问题、个别的还非常严重,导致了腐败事件的发生。“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严格整改。
四、结 论
由前文对民主集中制多维度地分析、对不同社会形态的组织领导制度的优劣对比,以及对背离民主集中制恶果地剖析,我们应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民主集中制既是科学的、合理的制度、又是革命的、正义的制度,因而它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制度密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是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圭臬。只要我们坚持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把握好民主与集中的平衡,就能确保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我们的党将永葆青春活力。
五、余论:并非多余的补充
真理的成立或发挥作用总需要一定的条件。本文的标题之所以说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制度密码,而不说是政治密码,更不说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密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政治密码不只是民主集中制这一个,也不仅仅在于制度建设,还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党的纲领、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等,他们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政治密码。换句话说,也只有党的纲领、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等共同发挥作用,民主集中制才能称得上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制度密码。如果说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密码,那就还必须把决定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考虑在内。所以关键是:必须理直气壮、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而关键中的关键还是那句话,“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社会主义公有制绝不是法律概念上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那样简单,而是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中能不能确保劳动不被异化、能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谨以此文庆祝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注释:【1】金冲及:《毛泽东》(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720页, 。【2】《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第32页。【3】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150-161页。【4】黄小寒:《世界视野中的系统哲学》,商务印书馆 ,2006年7月,第218页,。【5】《支部建在连上》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局、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联合制作,2019年12月。【6】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142页。【7】《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第27页。【8】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原君》,岳麓书社,2011年5月,第8页。【9】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原君》,岳麓书社,2011年5月,第8页。【10】《弗朗西斯·福山:美国政府因何陷入运转僵局》http://www.aisixiang.com/data/77263.html【11】《2020年了,美国才批准建设首条高铁线路,仅386公里》https://m.sohu.com/a/420241698_115362。【12】《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第六集苏共的组织路线,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中纪委中国方正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联合摄制,2006年6月。【13】习近平:《从严治党必须从严管理干部》(2014年12月14日)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7/0116/c385476-29027256.html【14】石冀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若干问题之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第100页。(15)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教科书〉的谈话》节选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1999年6月,第129页。
【注:本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先后得到山东大学侯风云教授、山东省委党校戚桂峰教授和第八届中国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论坛部分专家学者的指导,在此深表衷心感谢!】
(作者单位:山东省成武县委组织部;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发布)